联华证券

广发策略:估值沟壑修正后,春季躁动仍可期

 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,权威,专业,及时,全面,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!

  来源:广发策略研究

  报告摘要

  ● A股“新投资范式”:美债利率higher for longer,中债利率lower for longer。

  长期市场依然处于中美利差倒挂走阔的“新范式”,指向中长期“杠铃策略”(类债券+类彩票)配置方法的有效性;24年存在中美利差收窄的喘息期,无论是美债利率回落(宽松预期)、还是中债利率回升(经济企稳预期),均有望驱动中资股启航。

  ● A股“估值沟壑”收敛至底部,意味着交易结构逐步健康。上证综指回到22年10月“Re-open”附近的点位,但A股结构性“估值沟壑”的情形已较当时有很大不同。22年10月指数点位低、但A股行业之间估值方差高,这与08年、12年、18年市场底时期“所有行业都便宜”不尽相同,唯一接近的是16年“熔断底”。

  因此23年在缺乏增量资金情况下,市场存量资金的理性选择是优先填补“估值沟壑”,与16年的市场表现一致。最新数据来看,行业估值方差降至历史低点,比22年10月更接近08年、12年、18年熊市底部的估值特征,即“绝大多数行业进入便宜区间”,这是市场底部区域、交易结构逐步健康的体现。

  ● 24年“开门红”缺席是否意味着“春季躁动”无望?24年初高股息板块的强势是否能够预示全年主线?

  历史上“开门红”缺席不意味着“春季躁动”缺席,14年、16年、17年市场由“开门跌”专向“春季躁动”开启,驱动变量:1.货币宽松;2.增量资金;3. 压制政策转向。

  从过去12年的经验来看,前10个交易日即能明确全年主线的情形也并不多见,除非产业趋势能够贯穿整年(13年、15年、17年)。从中长期角度来看“高股息”资产构成了“杠铃策略”之类债券的一端,在中美利差未有显著收敛的情形下依然会受到市场关注;从短期角度来看,开年“高股息”资产也存在机构集中调换仓位结构的筹码因素,参考最新行业“估值沟壑”,建议在高股息中优先选择估值与筹码压力相对较小的行业。

  ● 24年“春季躁动”的窗口期仍未关闭,预期差在于未来1个月政策发力空间。总需求指向意义不明的阶段,“供给”构成行业配置关键词:1. 供给出清最彻底的行业;2. 出海供给优势最明确的行业;3. 新供给脱敏于传统需求的行业。

  沿着三个“供给侧”线索来配置行业:1. 供给出清自由现金流最优+需求边际回暖的成长复苏品种(消费电子链、半导体设计、创新药、机器人);2. 中国优势制造+美国预期补库提振外需(纺织、化工原料、电子元器件);3. “泛AI+华为”新一轮技术供给创造需求(智能驾驶、XR、射频、卫星通信)。

  ●风险提示:地缘冲突,疫情超预期,流动性收紧,增长不及预期等。

  报告正文

  1

  观点速递

  (一)维持23年年度策略《新范式回眸,中资股启航》的观点:长期市场依然处于中美利差倒挂走阔的“新范式”,指向中长期“杠铃策略”配置方法的有效性;短期24年存在中美利差收窄的喘息期,静候中资股的启航机遇。

  外部的“逆全球化”与内部的“资产负债表修复”均是长期约束,形成了“美债利率higher for longer,中债利率lower for longer”的格局,这种新范式对应着“反脆弱”思路仍是最佳应对,即构建“杠铃策略”(类债券+类彩票)仍是长期资产配置的最优解;24年短期将迎来中美利差收窄、中美ERP之差收敛的窗口期,无论是美债利率回落(宽松预期)、还是中债利率回升(经济企稳预期)均是促成利差收窄的催化剂,预计中资股启航,港股弹性更大。

  (二)24年初市场“开门红”暂时缺席,行业轮动加快而缺乏主线,但A股“估值沟壑”收敛至底部,意味着交易结构逐步健康。

  开年市场维持弱势,上证综指逐渐回到22年10月“Re-open”附近的点位,但A股结构性“估值沟壑”的情形已有非常显著的收敛,这也意味着市场的估值结构已经比较接近底部区域的特征。

  我们在23年1月《23年买景气g,还是买环比△g?》报告中曾用下图清晰表达了22年10月指数低点位置与历史典型底部,估值形态的差异。22年10月,“Re-open”与“地产三支箭”带来熊牛切换的信心恢复,但A股行业之间估值的方差却罕见处于历史较高水平,这与08年、12年、18年市场底时期“遍地黄金、所有行业都便宜”不尽相同,唯一接近的是16年“熔断底”时期的“估值沟壑”(TMT结构高估、价值白马股估值底部)。

  因此当时我们得出一个显而易见的推论:如果23年在缺乏增量资金情况下,市场存量资金的理性选择是优先填补“估值沟壑”,与16年的市场表现一致,即A股行业之间估值的方差将有所收敛。

  经历了一年有余,从本周最新数据来看,行业之间“估值沟壑”修复已经较为充分,估值方差降至历史低点。比22年10月更接近08年、12年、18年熊市底部的估值特征,即“绝大多数行业进入便宜区间”,这是市场交易结构逐步健康的体现。

  具体到一级行业PB分位数的对比,22年10月部分赛道股结构性高估的局面已有明显消化,意味着随着机构调仓,行业估值结构修正,正逐步接近底部区域“大多数行业都便宜”的状态。例如电力设备PB分位数已从22年10月的73%降至24年1月的19%;而24年1月,行业PB分位数高于2010年以来40%分位数的行业只剩下三个:煤炭(PB分位数81%)、公用事业(PB分位数51%)、食品饮料(PB分位数48%)。

  (三)24年“开门红”缺席是否意味着“春季躁动”无望?24年初高股息板块的强势是否能够预示全年主线?事实上,历史上“开门红”缺席不意味着“春季躁动”缺席,而A股开年的强势板块对于全年主线的“牵引作用”也不强,24年春季总量行情与结构主线的驱动变量仍有待追踪。

  开年缩量下跌令市场联想到16年初的“熔断风波”,事实上开年10个交易日连续下跌的情形还出现在14年、17年、22年。在这四个“开门红”缺席的年份中,仅22年受俄乌冲突和美国紧缩影响没有出现“春季躁动”,而14年、16年、17年的“春季躁动”均分别在1月中下旬开启,因此24年“开门红”的缺席并不意味着24年“春季躁动”无望。

  我们观察14年、16年、17年市场由“开门跌”到“春季躁动”开启,驱动变量无非归结为如下几点:1.货币宽松(17年1月20日央行创设临时流动性便利TLF、M1反弹);2.明确增量资金(14年保监会明确放行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、16年与17年外资显著流入);3. 政策转向(16年暂停实施熔断机制、16年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供给侧改革方案)。上述变量也构成了24年短期内市场有积极变化的重要观测指标。

  开年“高股息”的强势是否能牵引全年主线?从过去12年的经验来看,前10个交易日即能明确全年主线的情形并不多见,除非产业趋势能够贯穿整年。下表2可见,开年10个交易日的领涨行业与全年领涨行业的重合度较低,仅2013年、2015年、2017年开年领涨行业能够贯穿全年,其共性在于开年即伴随明确的中期产业趋势、且年内逐步明确增强(13年消费电子与战略新兴产业、15年移动互联网、17年供给侧改革)。

  对于24年开年“高股息”延续强势的原因,我们在上周周报《为何开年以来高股息重回关注?》中已有详细阐述,从长期角度来看“高股息”资产构成了“杠铃策略”之类债券的一端,在中美利差未有显著收敛的情形下依然会受到市场关注;从短期角度来看,开年“高股息”资产也存在机构集中调换仓位结构的筹码因素,参考上表1的行业“估值沟壑”,建议在高股息资产中优先选择估值与筹码压力相对较小的行业。

  (四)随着A股估值沟壑收敛、交易结构逐步健康,24年“春季躁动”的窗口期仍未关闭,预期差在于未来1个月政策发力空间。

  年末PSL前置重启体现了稳增长靠前发力的政策意向,打开了新一阶段稳增长政策的窗口。另一方面,考虑到每年多数按揭利率调整的时间往往在1月初,叠加12月诸多银行再度下调存款利率,一季度降息窗口有望开启。实际上近期压制市场表现的核心问题并非短期经济太弱(12月财新PMI超预期且继续位于枯荣线之上),而是长期经济与政策预期较为低迷,而稳增长政策窗口的打开+经济数据真空期有望改善风险偏好,从而修复成长复苏类资产的投资环境。

  总需求指向意义不明的阶段,“供给”仍构成当期阶段行业配置的关键词:1. 供给出清最彻底的行业;2. 出海供给优势最明确的行业;3. 新供给脱敏于传统需求的行业。我们定位24年为新范式“回眸期”,中美利差短周期收敛将带来中资股启航,近期中美股市ERP之差初现回暖迹象,新范式回眸期的演绎路径有望延续。随着A股“估值沟壑”已有显著收敛,意味着交易结构逐步健康,1月市场最大的预期差或将是政策潜在窗口打开。历史市场底之后的配置思路来看,小盘、低估值、反转因子更优,稳增长定力较强的背景下成长股战略配置价值更高,其也是24年产业趋势的重要方向(智能化/出海),我们继续看好成长复苏类资产。建议沿着三个“供给侧”线索来配置:1. 供给出清自由现金流充沛+需求边际回暖的成长复苏品种(消费电子链、半导体设计、创新药、机器人);2. 中国优势制造+美国预期补库提振外需(纺织、化工原料、电子元器件);3. “泛AI+华为”新一轮技术供给创造需求(智能驾驶、XR、射频、卫星通信)。

  2

  本周重要变化

  (一) 中观行业

  1.下游需求

  房地产: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累计同比下降37.53%,3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成交面积月环比下降75.28%,月同比下降37.53%,周环比下降12.13%。国家统计局数据,1-11月房地产新开工面积8.75亿平方米,累计同比下降21.20%,相比1-10月增速上升2.00%;11月单月新开工面积0.83亿平方米,同比上升4.66%;1-11月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04045.43亿元,同比名义下降9.40%,相比1-10月增速下降0.10%,11月单月新增投资同比名义下降18.09%;1-11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0.0509亿平方米,累计同比下降8.00%,相比1-10月增速下降0.20%,11月单月新增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1.26%。

  汽车乘联会数据,乘用车初步统计:1月1-7日,乘用车市场零售37.8万辆,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1%,较上月同期增长14%,今年以来累计零售37.8万辆,同比增长21%;1月1-7日,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32.9万辆,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4%,较上月同期增长3%,今年以来累计批发32.9万辆,同比增长14%。新能源初步统计:1月1-7日,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1.4万辆,同比去年同期增长66%,较上月同期下降12%,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1.4万辆,同比增长66%;1月1-7日,全国乘用车厂商新能源批发8.9万辆,同比去年同期增长26%,较上月同期下降35%,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.9万辆,同比增长26%。

  港口:11月沿海港口集装箱吞吐量为2347万标准箱,高于10月的2301万,同比上涨3.35%。

  航空:11月民航旅客周转量为832.16亿人公里,比10月下降-114.77亿人公里。

  2.中游制造

  钢铁:螺纹钢价格指数本周涨0.05%至3782.59元/吨,冷轧价格指数涨0.35%至4647.57元/吨。截至1月12日,螺纹钢期货收盘价为3902元/吨,比上周下降1.94%。钢铁网数据显示,12月下旬,重点统计钢铁企业日均产量192.26万吨,较12月中旬下降1.97%。11月粗钢累计产量7610.00万吨,同比上升0.40%。

  挖掘机:12月企业挖掘机销量16698.00台,高于11月的14924台,同比下降1.01%。

  发电量:11月发电量累计同比上升8.40%,较10月累计同比上升3.20%。

  3.上游资源

  煤炭与铁矿石:本周铁矿石库存上升,煤炭价格下跌。秦皇岛山西优混平仓5500价格截至2024年1月1日跌2.36%至925.80元/吨;港口铁矿石库存本周上升3.08%至12623.00万吨。

  国际大宗:国际大宗:WTI本周涨2.97%至73.94美元,Brent涨2.36%至78.90美元,LME金属价格指数跌2.33%至3674.30,大宗商品CRB指数本周涨0.79%至265.91,BDI指数上周涨0.76%至2110.00。

  (二)股市特征

  股市涨跌幅:上证综指本周下跌1.61%,行业涨幅前三为电力设备(2.77%)、商业贸易(1.26%)、建筑材料(1.10%);涨幅后三为电子(-4.31%)、计算机(-4.24%)、通信(-3.21%)。

  动态估值:A股总体PE(TTM)从上周16.22倍下降到到本周15.97倍,PB(LF)从上周1.42倍下降到本周1.40倍;A股整体剔除金融服务业PE(TTM)从上周25.31倍下降到本周24.94倍,PB(LF)从上周1.93倍下降到本周1.90倍;创业板PE(TTM)从上周45.73倍下降到本周45.11倍,PB(LF)从上周3.04倍下降到本周3.00倍;科创板PE(TTM)从上周的64.08倍下降到本周62.28倍,PB(LF)从上周的3.41倍下降到本周3.31倍;A股总体总市值较上周下降0.3%;A股总体剔除金融服务业总市值较上周下降0.4%;必需消费相对于周期类上市公司的相对PB从上周2.08下降到本周2.06;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E(TTM)从上周4.29上升到本周4.30;创业板相对于沪深300的相对PB(LF)从上周2.61维持在本周2.61;股权风险溢价从上周1.41%上升到本周1.51%,股市收益率从上周3.95%上升到本周4.01%。

  融资融券余额:截至1月11日周四,融资融券余额16442.2亿,较上周五下降0.84%。

  大小非减持:本周A股整体大小非净减持4.30亿,本周减持最多的行业是机械设备(-2.68亿),本周增持最多的行业是家用电器(0.46亿)。

  限售股解禁:本周限售股解禁606.61亿元。

  北上资金:本周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出24.39亿元,上周净流出55.25亿元。

  AH溢价指数:本周A/H股溢价指数上升到147.39,上周A/H股溢价指数为147.21。

  (三)流动性

  截至1月12日,央行本周共有6笔逆回购到期,总额为4160亿元;5笔逆回购,总额为2270亿元;净投放(含国库现金)共计-1890亿元;净投放(考虑降准置换回笼)共计-1890亿元。

  截至2024年1月12日,R007本周上升0.09BP至2.1626%,SHIBOR隔夜利率上升3.90BP至1.6780%;期限利差本周上升2.86BP至0.4231%;信用利差下降1.87BP至0.4629%。

  (四)海外

  美国:本周四公布12月CPI季调环比增长0.3%,高于前值0.1%和预值0.2%;公布12月核心CPI季调环比增长0.3%,与前值0.3%和预值0.3%持平;本周五公布12月PPI季调环比下降0.1%,低于预值0.2%,与前值持平;公布核心PPI季调环比持平,低于前值0.1%。

  欧元区:本周一公布11月零售销售指数为-1.1%,低于前值-0.8%;公布12月经济景气指数为96.4,高于前值94.0;本周二公布11月失业率为6.4%,低于前值6.5%。

  英国:本周五公布11月工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为-0.11%,高于前值-0.53%;公布11月制造业生产指数季调同比为1.2%,高于前值0.2%。

  日本:本周二公布11月家庭月均支出实际同比下降2.9%,低于前值-2.5%和预值-2.3%;本周四公布11月景气动向指数先行指标为107.7,低于前值108.9;公布11月景气动向指数一致指标为114.5,低于前值115.9。

  海外股市:标普500上周涨1.84%收于4783.83点;伦敦富时跌0.84%收于7624.93点;德国DAX涨0.66%收于16704.56点;日经225涨6.59%收于35577.11点;恒生跌1.76%收于16244.58点。

  (五) 宏观

  12月经济运行数据: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3年12月份,CPI同比下降0.3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2个百分点,PPI下降2.7%,降幅比上月收窄0.3个百分点。1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(PMI)为49.0%,比上月下降0.4个百分点,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回落。中国人民银行数据,12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292.27万亿元,同比增长9.7%。狭义货币(M1)余额68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1.3%。12月社融增量1.94万亿元,同比增加6342亿元,社融总量当月同比48.57%。人民币贷款余额237.59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6%。中国海关总署数据,12月出口同比(按美元计)为2.3%,高于前值0.5%;11月进口同比(按美元计)为0.2%,低于前值-0.6%。

  固定资产投资:2023年1-11月份,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.9%,1-11月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额累积同比下降12.9%,1-11月制造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长6.3%,1-11月房地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下降8.0%,1-11月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上涨5.8%。

  进出口:中国海关总署数据,12月出口同比(按美元计)为2.3%,高于前值0.5%;11月进口同比(按美元计)为0.2%,低于前值-0.6%。

  社融:12月社融增量1.94万亿元,同比增加6342亿元,社融总量当月同比48.57%。

  外汇储备:中国11月末外汇储备31,718.1亿美元,环比减少705.8亿美元。

  工业企业利润:1-11月份,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4.40%,降幅较1-9月份收窄3.4个百分点。

  财政收支:11月公共财政收入当月同比上涨4.26%,公共财政支出当月同比上涨8.64%。

  货币供应量:12月末,广义货币(M2)余额292.27万亿元,同比增长9.7%。狭义货币(M1)余额68.05万亿元,同比增长1.3%。

  信贷增长:人民币贷款余额237.59万亿元,同比增长10.6%。

  3

  下周公布数据一览

  下周看点:中国12月工业增加值;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;中国第四季度GDP同比;中国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;中国12月国内信贷;中国1月1年期MLF利率和当月投放值;美国1月纽约PMI;美国12月零售销售总额和核心零售总额;欧元区12月CPI同比及环比;英国12月CPI及核心CPI环比;英国11月失业率;日本12月CPI同比及环比。

  1月15日周一:中国12月国内信贷;欧元区11月工业生产指数。

  1月16日周二:中国1月1年期MLF利率和当月投放值;美国1月纽约PMI;欧元区1月ZEW经济景气指数;英国11月失业率。

  1月17日周三:中国12月工业增加值;中国12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;中国第四季度GDP同比;中国12月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;美国12月零售销售总额和核心零售总额;欧元区12月CPI同比及环比;英国12月CPI及核心CPI环比。

  1月18日周四:美国当周初次申请失业金人数季调;美国1月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季调。

  1月19日周五:美国1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预期指数和消费者现状指数;日本12月CPI及核心CPI同比及环比。

  4

  风险提示

  地缘政治冲突超预期、全球疫情形势超预期(新冠病毒变异程度加剧、猴痘病毒扩散程度加剧等)、全球流动性收紧斜率超预期(美联储宽松不及预期、欧央行快速加息、日本央行宽松货币政策转向等)、国内经济增长不及预期(出口超预期受海外需求拖累、地产消费信心难恢复等)等。

股市回暖,抄底炒股先开户!智能定投、条件单、个股雷达……送给你>> 海量资讯、精准解读,尽在新浪财经APP

责任编辑:王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