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怎么股票融资
养殖行业的困局
通常情况下,在一个行业资本密集程度增大时,逐步会体现为规模经济的状态,规模经济会使得行业进入壁垒逐步增大,进而形成“护城河”,行业的格局也逐步固化。当前的养殖行业在完成了集团企业对部分散户的挤出后,进入到了集团企业相互竞争的格局,但在集团企业相互竞争的同时,部分优秀的散养群体仍然以更低的成本参与到养猪环节中,使得行业维持在白热化竞争的状态。当前的困局如果想要解开,需要看到某家大型养殖企业去产能,而企业为了在市场存活,会增加产能利用率来降低成本,进而行业会进一步远离产能去化,成本下降的同时也带来了猪价的下降。
那么,当前的行业离产能大幅去化究竟有多远呢?产能去化需要经历以下的传导链条:去增重利润——去库存(体重)——去养殖利润——去现金流——去母猪——去固定资产的过程。行业在去产能的过程中会先去商品猪的体重,后去削减能繁母猪,因为商品猪的调整相对及时灵活。母猪的去化需要现金流的持续恶化,仔猪育肥亏损,仔猪销售亏损到自繁自养亏损,当前经营现金流开始转负后,逐步消化前期累积利润,包括前期的融资,母猪会在这个过程中开始去化。母猪的去化会带动1年左右的时间的猪价好转,但仍未解决行业的护城河问题。
由于2019-2020年行业资本开支的大幅扩张,行业猪场资源过剩,即使母猪去化也会出现“铁打的营盘,流水的兵”的问题,只要行业的格局没有固化,新的周期也无法真正开始。因此,这些年我们看到即便退出的养殖户也可以参与仔猪育肥、二次育肥、集团场的代养、养殖托管模式、淘汰母猪采购等等。集团企业对这些参与者形不成成本的壁垒,猪场资源又随手可得,社会的零散资本会以各种组织形式重出江湖。直到行业多余的固定资产完成去化,或者集团企业对于散养群体取得了完全的成本优势,行业竞争格局才会真正开始稳固。

二
2025年的大逻辑
2025年的故事线会围绕着上述链条的前三个环节展开,行业进入到去现金流——去母猪——去固定资产仍需要时间反馈。截至2024年12月末,能繁母猪存栏量4078万头,较4月的低点提升2.31%。虽然数据层面上看基础产能恢复量级没有绝对的过剩,但是市场对于2025年抱有微利预期,需要警惕盈利不及预期的风险。2025年方向具有确定性,幅度未必估计准确,超预期的下跌是可能存在的。

三
库存对产能的调节
2025年产能持续增加,但不是一个绝对无法解决的矛盾。总猪肉供给可以通过出栏体重调节。从理性上看,在总产能基数增长的背景下,出栏均重应当向下调节。但实际情况,体重看不到明显下降趋势。集团市占率扩张导致标猪过剩,肥猪偏紧。标猪过剩问题短期解决不掉,育肥利润的解决大概率会通过育肥户的入场和压栏来解决,这种驱动不完全来自情绪,而是当前产业结构和利润分布所决定的,情绪只影响速度和程度。2025年的二次育肥会入场是大概率的事情,尤其当前仔猪价格偏高进一步提升了二次育肥的偏好,在增重利润给出的前提下,出栏均重难以顺畅下降。
冻品方面,当前是低库存状态,从理性上看今年市场预期不好,冻品入库可能会比较谨慎。一方面要看到绝对低的价格,或者是看到宰杀母猪的情况。实际上要对市场心态进行跟踪,当前的基本面状态下,我们认为冻品入库无法形成持续的拉动作用,如果逆势入库后市可能面临更大的抛压。
四
结论
我们认为今年的合约选择从确定性来看,最好的合约是LH2509,按照前期能繁母猪推算,今年供给压力最大的时点在9月份左右怎么股票融资,目前盘面给出升水以及养殖利润,是相对性价比最好的合约。今年由于生猪出栏持续递增,大概率不存在去年远月拉升无法证伪的状态,目前券商系资金的躁动或能给出盘面的套保机会。此外,对于LH2505、LH2507整体也是空配思路,关注在产能恢复和供应后移情况,尤其是本轮二次育肥入场的情绪,今年的某个阶段猪价可能会出现超预期的大跌。